2025年9月,马来西亚棕榈油行业迎来关键转折点——欧盟正式承认马来西亚可持续棕榈油认证(MSPO)为符合《欧盟零毁林法案》(EUDR)的可靠标准。这一决定不仅终结了双方长达数年的认证标准拉锯战,更直接重塑了全球棕榈油贸易格局,推动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价格单周上涨5.2%,创下每吨4250马币的年内新高。
欧盟于2024年底实施的EUDR法规,要求进口棕榈油必须提供“零毁林”供应链证明,涵盖地理坐标、土地权属及碳足迹追踪等120项指标。此前,欧盟仅认可国际通行的RSPO认证体系,而马来西亚强制推行的本土标准MSPO因审核流程差异被拒之门外。这一分歧导致马来西亚对欧盟出口量在2025年上半年暴跌30%,仅40万吨,远低于印尼的57万吨。
马来西亚政府随即发起“认证攻坚战”:
1. 标准升级:2025年3月,MSPO新增“小农户尽职调查”条款,要求种植园主为合作农户提供可持续培训,覆盖全国65万小农户;
2. 技术赋能:引入区块链溯源系统,实现从油棕种植到港口装运的全链条数据实时上传;
3. 外交斡旋:马来西亚原产业部联合印尼、中国等消费国组建“EUDR应对联盟”,向欧盟提交2000页技术文件,证明MSPO与EUDR核心条款的等效性。
欧盟委员会最终在2025年9月妥协,承认MSPO在“禁止毁林”“劳工权益”等关键指标上达标。马来西亚原产业部部长扎姆里表示:“这是发展中国家首次在可持续标准领域与欧盟达成平等对话,为全球农产品贸易树立新范式。”
认证突破直接刺激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复苏。船运调查机构ITS数据显示,9月首周马来西亚对欧盟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增长47%,带动全国库存降至175万吨,为近五年同期最低。与此同时,全球供应端持续收紧:
· 生物柴油需求激增:印尼将生物柴油掺混比例从B30提升至B35,预计消耗2025年国内棕榈油产量的40%;
· 极端气候冲击:马来西亚沙巴州持续干旱导致单产下降15%,进一步加剧供应缺口。
需求端则呈现结构性分化:
· 欧盟市场:德国、荷兰等国食品加工企业紧急补库,推动24度精炼棕榈油现货溢价扩大至每吨80美元;
· 印度市场:因进口关税上调,印度买家转向南美豆油,但马来西亚通过“MSPO认证+碳积分补贴”组合策略,重新夺回部分高端烘焙油脂市场份额;
· 中国市场:远大油脂(东莞)等企业凭借马来西亚供应链认证优势,9月棕榈油进口量同比增长22%,主要用于生产符合欧盟标准的可降解包装材料。
认证壁垒的突破正在重塑全球棕榈油产业生态:
1. 小农户命运转折:马来西亚政府设立5亿令吉专项基金,帮助小农户升级灌溉系统和认证设备,预计使符合EUDR标准的原料供应量提升30%;
2. 中国企业角色升级:远大控股等企业通过收购马来西亚精炼厂,构建“种植园-精炼-物流”一体化供应链,其柔佛工厂生产的“零毁林”棕榈油已进入联合利华、雀巢等跨国企业采购名单;
3. 技术标准输出:马来西亚认证机构与非洲国家签署协议,将MSPO体系推广至加纳、尼日利亚等新兴产油国,试图打破欧盟对可持续认证的垄断。
尽管取得阶段性胜利,马来西亚棕榈油产业仍面临长期挑战:
· 成本压力:MSPO认证使小农户生产成本增加每吨15令吉,需通过碳交易市场消化;
· 替代品竞争:欧盟正加速研发藻类油脂等生物柴油原料,可能削弱棕榈油需求;
· 政策反复风险:德国绿党等环保组织仍质疑MSPO的“独立审核机制”,呼吁欧盟重启标准审查。
在这场关乎生存的认证博弈中,马来西亚用“技术升级+外交突围”证明: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制度创新,将环境成本转化为市场溢价。正如马来西亚棕榈油总署总干事阿末法兹所言:“当每一滴棕榈油都能讲述可持续的故事时,价格就不再由供需决定,而是由价值观定价。”
电话:0513-85998195 81056882 81056822
传真:0513-85998291